20161103經濟委員會-農委會
請曹主委。本席看到最近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董事長改選的事情,真的為農委會感到丟臉。你們不敢面對的事,就由本席來說。
主委,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」每年3月底4月初至10月底,夏、秋兩季的高麗菜(也就是甘藍)供貨來源是哪裡,主委知道嗎?主產地在宜蘭(大同)、南投(仁愛)、台中(和平)。次產地是台東(海端)、新竹(尖石後山、五峰)。主委知道這些產地都是原住民族地區嗎?而且都是本席所屬的泰雅族部落。
產區別:宜蘭四季地區4月初而後平台、小平台逐漸往較高海拔南山溪底、南山東澳頂、仁愛、瑞岩、奧萬大、翠峰、景觀、平景、華岡、大禹嶺、合歡山、台中和平地區和平農場溪底、苗圃溪底、勝光、苗圃頂、梨山
以下本席就來分析台灣最主要的菜種,它的成本價格。
以全台最大高麗菜產區宜蘭縣大同鄉(四季、南山:種植面積約1,000公頃)為例:
高麗菜一件(籮筐):15顆
一公頃土地種植:40,000顆,也就是2,600件
種植成本:一件30公斤,成本約150元(不含砍工、運輸)
菜販包價,也就是農民生產一件貨收到了多少錢:第一期一件250元(4到5月產),第二期一件350元(7到8月產),第三期一件270元(10到11月產)
砍菜工:平坦地一件35元,坡地一件50元
運輸費:17噸卡車可載330件,到台北一趟11,000元,平均一件高麗菜運輸成本35元
高麗菜運輸到台北之後,一件高麗菜總成本約350元上下。平均一顆高麗菜成本25元,一公斤成本單價約8到10元。那拍賣價呢?本席算過了,平均一公斤單價都在15到20元上下(翻一倍)。
註:砍工、運輸費、籮筐費由菜販吸收
颱風來了,狀況變怎樣?
菜販給農民一樣的錢(因為「包價」),農民天災損失自行吸收,但是當農民損失的時候,卻是菜價最高的時候,像今年的菜價高得驚人,一件高麗菜遇到颱風馬上變成10到20倍以上的價格,這個暴利誰賺走?然而,農委會卻無計可施,任由農民損失、任由菜販賺取暴利、任由消費者含淚掏錢買菜。
主委,這就是「農產品交易」最大的問題,我們現在的制度保障了誰?是農民嗎?不是;是消費者嗎?也不是。然後這幾天的新聞,農委會(22.76%股份)、台北市政府22.76%股份)、農會系統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董事遴選議題上,你爭我奪,大打口水戰,而農委會卻從沒想過要如何從制度面去著手解決問題,全台灣的農產運銷公司的運作,關係著每一位民眾的荷包和食安問題。可是握有權力的人,腦袋裡只想搞派系分贓,不願從「農產品市場交易法」修法解決結構性問題,去建立一個完善的制度。況且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兩席召委還都是民進黨籍,對於國會過半的最大黨民進黨而言,一點都不難。然而,面對全台灣40%農產品運銷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,農委會居然沈默了,不只顧不了農民,也顧不了消費者。
上會期本席已由親民黨團提出「農產品市場交易法」的修正案,今天我的質詢,請執政黨要好好思考這個提案,也希望召委趕緊排審本案,不要再讓農民淌血、不要再讓民眾看笑話了,建立完善的制度才是在場所有的人應該要做的事。